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修訂工作啟動會在京召開
4月27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修訂工作啟動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宣布正式啟動對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以下簡稱《大典》)的修訂工作。
會議提出,此次《大典》修訂堅持統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在保持職業分類原則、原大類結構基本不變的基礎上,對中類、小類、細類(職業)等進行適當調整,力求做到與時俱進,全面、準確、科學、客觀地反映現階段我國社會職業的發展變化。
會議要求,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就業、人才、教育等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動適應新形勢,積極開拓新思路,著力推動《大典》修訂工作,使《大典》成為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晴雨表”,成為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風向標”,成為規范人力資源開發管理的“標準尺”。
《大典》修訂是一項系統性工作。為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協力、集思廣益,共同把《大典》修訂工作完成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還將通過部門戶網站等渠道,向社會發布通告,征集對《大典》的修訂意見和建議。
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修訂工作委員會委員和辦公室成員在現場參加會議,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修訂專家委員會委員通過線上視頻方式參加會議。
1999年5月,原勞動保障部會同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統計局頒布了我國第一部《大典》,填補了我國職業分類的空白,同時標志著適應我國國情的國家職業分類體系基本建立。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科學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社會職業構成和內涵發生較大變化,2010年12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統計局啟動《大典》修訂工作,歷時5年,于2015年7月完成修訂并頒布了2015年版《大典》。目前,《大典》已廣泛應用于經濟社會活動和人力資源開發管理等領域,為開展勞動力需求預測和規劃,進行就業人口結構和發展趨勢的調查統計與分析研究,引導職業教育培訓,開展就業指導等提供了基礎性依據。
“十三五”以來,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新經濟增長點不斷涌現,勞動者就業觀念發生轉變,職業變遷出現加速趨勢,2015年版《大典》已無法準確客觀地反映當前職業領域情況。為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統計局,組織有關部門、行業組織和企業等,啟動修訂2015年版《大典》,實施職業分類動態調整。
文章來源 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dongtaixinwen/buneiyaowen/hyhd/202104/t20210428_413892.html